“忠孝廉節(jié)”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教育、行為的核心思想,其孝悌忠信、守節(jié)自重、廉潔自律、濟世救民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不斷被時代所傳承。文天祥的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石刻最早出現(xiàn)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上甘棠村月陂亭的石壁上,這些字跡遒勁壯觀,每個字高1.8米,寬1.3米,正楷陰文,鐫刻于乾隆二十八年。
在宋朝,甘棠村出了一位名叫周德源的臨安(杭州)太守,他與文天祥同朝為官,為人清正廉潔,與文天祥是至交。在周德源辭官還鄉(xiāng)時,文天祥手書“忠、孝、廉、節(jié)”四字贈與周德源。周德源將其手書帶回家鄉(xiāng)后,作為家藏讓后人一代一代保存下來。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,永明(今江永舊稱)縣令王偉士得知文天祥有手書藏于民間,出于對文天祥的敬重與緬懷,于是,他親自到上甘棠村找到原件,摹刻到古跡月陂亭,作為整個甘棠村的村訓,從此,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的治家思想便世代相傳。
文天祥之父文儀,人稱革齋先生,學識淵博,文氏家風嚴正,為人善良。文儀在家中庭院里栽滿了翠竹,以此考察文天祥的詩歌和品格,造就了其高尚的文學素養(yǎng)和堅韌不拔的品質(zhì)。文天祥的一生,是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的忠實踐行者。
“忠”字,出自《論語》。如:“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”“居之無倦,行之以忠”等等,指對祖國忠心。恭帝德祐元年正月,文天祥接到太皇太后詔旨:“照已降旨,疾速起發(fā)勤王義士,前赴行在。”文天祥捧詔痛哭,三天后“盡以家貨為軍費”,組織義勇之士,起兵勤王。當時,友人曾勸他:“現(xiàn)在元軍三路進兵,你以烏合之眾迎敵,無異驅(qū)群羊斗猛虎”,但他不為所動,說:“如今國家危難,竟無一人一騎應召,我萬分悲痛。所以不自量力,以身赴難,希望天下忠義之士聞風而起,聚集眾人力量,也許能保存社稷”,他還說:“受君之恩,食國之祿,應該以死報國”。這是對國家盡忠。
“孝”字,出自《孝經(jīng)》:“夫孝,德之本也。”“孝”字的漢字構(gòu)成,上為老、下為子,意思是子能承其親,并能順其意。理宗寶祐四年,文天祥在集英殿參加殿試,在601名考生中取得第一名,成為狀元。但隨后短短幾日,其父文儀便病倒客逝臨安,終年42歲,文天祥由此守孝三年,直到理宗開慶元年,朝廷補授文天祥為承事郎、簽書寧海軍節(jié)度判官廳公事,他才正式步入仕途。這是對父母盡孝。
“廉”字,《玉篇》注“廉,清也。”《釋名、釋言語》:“廉,斂也,自檢斂也。”“廉”就是為官清廉,不索取。文天祥為官二十三年,從未因貪腐行為而被舉報和彈劾,其吃穿用度僅有朝廷發(fā)給的俸祿和獎勵。有一次,文天祥在歸家路上途經(jīng)一家小旅店,旅店掌柜姓胡,與其父親革齋先生是至交,聽聞生意不景氣,文天祥為報照顧之恩,請胡掌柜從自己隨身的行李中挑一擔相贈,圍觀的人都說擔中有黃金萬兩,誰知道打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竟只是一擔蒲扇,就在大家都疑惑不已時,文天祥坦言解釋道,臨行時確有不少人送禮告別,但他都一一拒之,遂只能以隨身物品贈予鄉(xiāng)親百姓,眾人皆感慨萬千,稱贊文天祥兩袖清風、令人欽佩,“蒲扇送禮”的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,這是為官之清廉。
“節(jié)”字,《說文解字》:“竹約也。從竹、即聲。”原本指竹子的一段,后被用來象征著一種操守、一種人品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士大夫莫不敬節(jié)死制。”指為人處世要有氣節(jié)。祥興元年十二月,文天祥兵敗被俘,拒不投降,他服藥自殺,但藥力失效,未能殉國。次年,元軍逼迫文天祥寫書信招降南宋的流亡政府,文天祥不從,并寫了《過零丁洋》一詩作為回答,其中的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流傳為千古名句,足見其氣節(jié)。此后,文天祥被囚禁三年,歷經(jīng)利誘勸降、嚴刑拷打、宰相庭審、親情威逼等考驗,但他不為高官厚祿所引誘,就義前在衣帶上寫下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,惟其義盡,所以仁至。讀圣賢書,所學何事?而今而后,庶幾無愧”的詩句,視死如歸。這是為人之氣節(jié)。
上甘棠月陂亭的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石刻經(jīng)歷數(shù)百年如今依舊還在,也喻示著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的思想也將一直傳承下去。如果仔細端詳文天祥的手筆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字如其人,耿直忠烈,大義凜然,其愛國丹心,驚天地而泣鬼神,久久地震撼著國人的心靈。
“忠”是忠于黨,忠于國家,忠于人民;“孝”是孝順父母,尊師敬長,知禮明禮;“廉”是廉潔奉公,勤政為民,兩袖清風;“節(jié)”是直道守節(jié),堅持原則,守身正氣。黨員干部更應該傳承和弘揚“忠孝廉節(jié)”的精神,做到以忠鑄魂,以孝立身,以廉養(yǎng)德,以節(jié)立志,在生活和工作的點滴中深刻踐行這一價值觀,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,共同創(chuàng)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。(江永縣紀委監(jiān)委 陳邦源)
來源:三湘風紀